記者調查發現,在全國多地,部分五星級酒店放棄星級資質的覆審,從“五星”變“無星”。今年以來我國“棄星”的10家五星級酒店中,至少半數為當地政府的定點招待酒店。對於棄星的原因,其中8家酒店坦言,“棄星”是由於“八項規定”等政策帶來的壓力。(10月16日新華網)
  “八項規定”等政策的出台,給寄生於政府採購的某些五星級酒店當頭一棒。群眾少不了喝彩,酒店經營者也不會坐以待斃。先前是某某五星級酒店停工改建超市或走平民路線,現在又幾家酒店乾脆扔掉五星級帽子,讓“貴族”光環有多遠走多遠,好不“直接”。
  若拋開幹部作風問題符號,在“正常”的市場規律下,這種“棄星”的做法其實很難理解。星級簡明地體現著一個酒店的服務質量、管理水平,有雄心遠志的經營者大多都希望自家的酒店能“多一顆星”。然而如今這幾家卻逆其道而行之,乍一看多少有點難以琢磨,難道是要推倒從來?
  實際上,不管其如何改頭換面,都僅僅是對“為了生存”的小小詮釋。而之所以用“棄星”代言生存方向,或是“政策帶來壓力”的對症下藥,更是骨子裡經營理念對“從哪裡來到哪裡去”的揮之不去。
  “10家酒店中至少半數為定點招待酒店”,這是“從哪裡來”的現實寫照。《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》中“二、三、四類會議應當在四星級以下(含四星)定點飯店召開”,這是五星級酒店如今的“命門”,但細細一想,又似乎指明瞭應該“到哪裡去”。
  規定言簡但並不意賅,經營者們或許看到了這些條款的“大意”,興起了“上有政策、下有對策”。在買賣雙方早就相互“熟悉”的“先天”條件下,“五星光環”已成“身外之物”,“五星待遇”才是“金玉其中”,“多數棄星酒店仍維持高價位”就是最好佐證。因此“棄星”之舉,不失為酒店角度的“因地制宜”:為了能繼續在政府採購中分一杯羹,就該有所犧牲。
  酒店新的生存法則淺顯易懂,有關部門想必也心知肚明。懼於反腐高壓,大部分公職人員對“五星光環”敬而遠之,但註定仍有人對“五星待遇”的嚮往絲毫不減,這就如同人人喊打的公款吃喝並沒有消亡、反而轉入隱秘私人會所等場地一般。在此語境下,“棄星”可謂是彼此之間的某種“默契”,“你好我也好”。
  那麼問題來了,酒店經營者都懂得褪下華而不實的五星虛名、放下身段追求實際利益,有關部門在公務活動中,可也知道哪些是“華”、哪些是“實”?公眾可不希望看到,監管在如此明顯的市場“迎合”下還一葉障目。
  文/冬月禾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酒店“棄星”說破了公務接待的真相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18evig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